草鞋在中国历史久远,可算是中国人的一项重要发明。它最早的名字叫“扉”,相传为黄帝的臣子不则所创造。草鞋既利水,又透气,轻便,柔软,防滑,而且十分廉价,还有按摩保健作用。特别是夏天走长路,穿上草鞋清爽凉快,软硬适中,步履敏捷,两脚生风,给人一种惬意感;雨天穿着它,既透水,又防滑;冬雪天内穿一双棕袜子,外套满耳子草鞋,既保暖,又防滑,如遇冰溜子上路,再套上铁制的脚码子,就方保无事。草鞋已成为中国山区人装束的一个显著民俗特点。
汉代称为“不借”,据《五总志》一书的解释是:“不借,草履也,谓其所用,人人均有,不待假借,故名不借。”古代穿草鞋相当普遍,《三国演义》中的刘皇叔就是卖草鞋的出身,据史料记载,贵为天子的汉文帝刘恒也曾“履不借以视朝”。
凤凰古镇此处草鞋多为麦秸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