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就业扶贫 助力精准脱贫
——关于柞水县就业扶贫工作的调查
习近平强调,要通过推进就业创业,发展社会事业,打好脱贫攻坚战。为了全面掌握柞水县就业扶贫工作现状,及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建议,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决策参考,近期对全县就业扶贫工作情况进行了调查,形成如下报告。
一、现状和成效
柞水县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和陕西深度贫困县,有贫困人口10990户33143人,其中贫困劳动力11649人,占全县贫困人口总数的36%。贫困劳动力中小学文化程度10639人、占91%,初中文化程度4719人、占40%,高中文化程度760人、占6%,贫困大学生343人、占2.9%;接受过技能培训的1003人、占8%,获得培训证书的986人、占8%。截至目前已就业7207人、占61%,其中本地就业4815人、占41%,转移就业2020人、占17%;未就业4444人、占39%,其中有就业意愿3840人、创业意愿604人。就业扶贫的主要做法:
(一)精准精细建立人口信息。建立了农村贫困劳动力实名制登记数据库和贫困劳动力、技能培训、转移就业、自主创业、公益性岗位安置5个数据统计册,为5642名有就业创业意愿、702名有技能培训意愿、3383名有转移就业意愿、416名自主创业意愿、891名有公益岗位安置意愿的贫困劳动力建立了个人信息档案并实行动态管理,为精准制定就业扶贫措施奠定了基础。
(二)按需按愿开展技能培训。整合县农业、教育、扶贫、人社等部门培训资源,成立了柞水县扶贫培训学校和柞水县职业技能培训授课团,根据市场用工需求和贫困劳动力的就业愿望,全面推行“1+3”培训模式,截止目前,共举办技术技能培训班121期、培训7136人次,实现了有意愿贫困劳动力培训全覆盖。
(三)就近就地开发就业岗位。采取建设就业扶贫基地、开发公益性扶贫岗位、购买社会服务等方式,将无法离乡、无业可扶、无力脱贫的“三无”贫困劳动力就近就地安置在村镇,目前已开发环卫公益性扶贫岗位222个、生态护林员公益岗位434个、贫困劳动力公益专岗107个、特设就业扶贫公益性岗位140个,建设就业扶贫基地9个、安置523人。
(四)多措多方拓宽输出渠道。以西安、南京为核心,珠三角、长三角为补充建立劳务输出基地;与新疆阿拉尔市、江苏省盱眙县、南京市高淳区等对口单位协作,建立劳动力培训供应基地和就业援助基地;以社会劳务输出机构为桥梁,与陕汽等大型国有企业建立了用工企业长期合作伙伴关系。目前已同30余家县内企业和51家县外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2017年完成劳动力转移就业4.8万人。
(五)线上线下加强服务指导。在全市率先建立了就业脱贫作战指挥室,开通了柞水县就业创业、柞水人社、E信通微信平台和柞水县就业创业QQ群等互联网平台,在每个村(社区)设立了务工信息发布栏,实现了获取招聘信息不出村、人岗对接不出镇。目前,累计开展贫困劳动力专场招聘活动18场次,达成就业意向860余人。
二、问题与困难
1.贫困劳动力素质较低,技能培训质量不高。尽管近年组织开展了一些培训,但现有贫困劳动力中接受过技能培训的仅有1003人、获得培训证书的仅有986人,培训的覆盖面还不够高。一方面,部分贫困劳动力等、靠、要依赖思想严重,没有就业愿景规划,坐等国家政策扶持,主动参加技能培训的热情不高。另一方面,现有的培训方式讲求短平快,培训周期较短,时间安排上缺乏合理计划,培训内容针对性不强,满足不了各层次劳动力人群的需要,贫困劳动力整体素质仍然不高。
2.群众就业观念落后,招聘活动签约率不高。虽然每年都针对贫困劳动力组织开展“春风行动”等专场招聘活动,但整体签约率不高,就2017年来说,全年开展招聘活动18次,提供就业岗位3238个,但成功签约的仅有1295人,签约率不到40%。有的贫困劳动力“小钱看不上,大钱挣不来”,总想找一份舒服、体面、待遇高的工作;有的贫困劳动力拈轻怕重,自己没有技能,还想少干事,多挣钱,甚至是不干事,只拿钱;有的贫困劳动力,要照顾家中老人和上学子女,只想在家门口就业,不愿出远门务工;还有少数未就业高校毕业贫困生眼高手低,只盯着公务员、事业单位岗位和国有企业,不愿应聘民营企业岗位。
3.后续保障服务缺位,就业增收稳定性不高。2017年全县贫困劳动力实现就业7207人,其中稳定就业1年以上的1034人、占14%,稳定就业半年以上的3372人、占46%,多数贫困劳动力就业时间在半年以下,导致计划脱贫的群众难以保证其如期实现脱贫,已经脱贫的家庭也会随时返贫,巩固就业脱贫的成果非常困难。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贫困劳动力家庭负担较重,除了就业增收外,还要负责家中农活以及照顾老人、孩子,一般只能在农闲时才能外出就业;二是贫困劳动力的文化素质普遍较低,接受教育和自身维权的能力较差,企业为了追求经济利益,不愿投入过多成本对贫困劳动力进行再培训,容易被用工单位淘汰;三是人社部门对贫困劳动力就业前的服务保障关心的较多,对就业以后生活、工作上的一些困难帮助不够、关心不够。
三、对策及建议
1.推动“三个”转变,提高培训质量。一是推动就业培训由大众化向个性化转变。在充分掌握现有贫困劳动力培训需求和县内外企业用工需求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县内现有贫困劳动力的文化素质、人员类别、空闲时间、就业意愿等因素,灵活采取“定单”“定岗”“定向”等多种培训方式和“农民夜校”“田间课堂”等多种形式,合理安排培训师资、对象、时间和内容,推动就业培训由大众化向个性化转变,切实提高培训的针对性。二是推动就业培训由政府主导型向社会共创型转变。柞水县贫困劳动人力人口多、分布散,单靠政府的力量难以在短期内实现培训全覆盖,要通过落实就业培训“千校行动”、政府购买服务、吸引公益力量参与等方式,鼓励职业培训机构与镇、村(社区)联手,采取政府集中组织、培训机构在群众家门口开展培训的模式,提高就业培训的覆盖率,使贫困劳动力至少掌握一门致富技能,实现创业或就近就地转移就业。三是推动就业培训由注重数量向注重质量转变。要把培训贫困劳动力的数量作为检验培训成效的考核方式,转向把接受培训贫困户的满意度和能力素质提升情况作为考核成效的重要内容。加强对培训后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跟踪调查,根据接受培训农民的转移率以及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或技能等级证书的获取率,对培训机构进行经费补助或奖励。
2.坚持“三动”并举,提高签约效率。一是坚持宣传发动。以全县“大走访”活动为契机,大力开展就业政策宣传,针对部分贫困劳动力等、靠、要的思想,开展帮扶谈心活动,打消其等、靠、要的依赖思想,从思想上转变贫困劳动力的择业、就业观念,使他们由目前所持有的对就业期望值过高、不切实际地希望找到舒适轻松、报酬优厚、相对稳定的工作的思维定势中解脱出来,摆正心态,积极择业、就业。二是坚持示范带动。一方面,要在全县广泛征集就业脱贫工作中的先进人物和典型事迹,深入挖掘其脱贫经历中的精神内涵,大力倡导“先就业、后择业”的就业观念。另一方面,要把“眼高手低”“拈轻怕重”“挑肥拣瘦”等不良择业现象作为反面典型,公开进行批判,让贫困劳动力学有目标、赶有方向。三是坚持政策促动。全面落实向贫困劳动力提供职业介绍服务、且贫困劳动力与用人单位或劳务派遣公司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的,按每人500元标准,对职介机构给予职业介绍补贴,介绍贫困劳动力到季节性用工岗位就业、就业期限不少于3个月的,按每人200元标准进行补贴,积极发挥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和基层就业服务平台的作用,深入基层、进村入户,送政策、送岗位、送服务,有针对性的为贫困劳动力和未就业贫困家庭大专院校毕业生提供一对一的就业创业贴心服务,促使他们早日实现稳定就业或成功创业。
3.强化“三大”抓手,促进就业带动。一是抓好项目促就业。把吸纳贫困人员就业作为项目论证的重要内容,在谋划、安排和引进重大建设项目时,充分考虑带动贫困劳动力就业问题,安排一定比例的就业岗位,就近就地安置一批贫困劳动力。特别是对国投项目和省市重点项目,要及早介入,提前与项目主管和建设单位做好对接,深入了解企业用工需求和群众就业意愿,适时召开专场招聘会,推动形成项目建设与贫困人口就业增收双赢局面。二是抓好创业促就业。就业本质上还是一个发展问题,有产业才会有就业,发展产业,才能最终解决贫困人口的就业问题。要以创建农民工返乡创业示范县为契机,围绕发展“一主两优”脱贫产业、旅游三产服务、“互联网+”等业态,切实落实放管服改革、金融扶持、创业补贴等政策措施,积极培育家庭农场、休闲农庄、民宿酒店、网店等各类新型经营主体,带动贫困群众就业增收。三是抓好协作促就业。要积极抢抓西部大开发、秦巴山区扶贫开发、川陕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苏陕扶贫协作等战略机遇,进一步巩固柞水县与新疆阿拉尔市、江苏省盱眙县、南京市高淳区等对口单位的劳务协作关系,主动与对口协作地对接联系,尽快建立完善劳务协作和服务机制,促进贫困劳动力与用人单位精准对接。加强劳务输出人员的职业道德培训,积极打造“柞水拾棉工”“柞水钻工”等劳务输出品牌,提高劳务输出组织化程度。
4.建立“三项”机制,保障稳定就业。一是建立稳岗补贴机制。结合县情实际,出台岗位补贴、技能培训补贴、社会保险补贴、交通路费补贴等系列就业稳岗政策,鼓励企业与贫困劳动力规范签订劳动合同,在企业转型或经营困难时少减、缓减和尽量不减贫困劳动力。二是建立稳岗服务机制。积极与劳务输入地人社等部门对接联系,共同建立劳务驿站,加强贫困劳动力跟踪服务,积极解决工作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动态掌握就业失业情况。同时,充分发挥四支力量和包扶责任人的作用,重点帮扶外出转移就业人员的家庭解决生产生活困难,营造和谐稳定的后方环境,消除外出务工人员的后顾之忧。三是建立稳岗维权机制。加强对县内各用人单位用工情况监督检查,适时跟踪掌握贫困群众上岗、报酬支付、稳定增收等情况,对拖欠贫困人口就业工资的行为进行严查快处。加强对转移劳动力进行跟踪服务,通过开展岗前维权培训、发放维权明白卡、定期发送维权短信等方式向其提供政策和法律方面的咨询和援助,提高其依法维护自身权益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