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公园位置
1.1 自然地理位置:陕西柞水溶洞国家地质公园(以下简称公园)位于秦岭南坡中低山区,长江水系乾佑河流域。
1.2 行政区划位置:陕西省商洛市柞水县境内石瓮镇、下梁镇。
1.3 地理坐标:
坐标:N33°33′03″-N33°38′45″;E109°04′42″-E109°13′43″。
第二条 范围、边界、面积
北起九天山庙沟口,南至柞水与镇安县界,西起灯盏窝,东至殷家湾东的石瓮镇与小岭镇乡界。
公园总面积:63.37 km2。公园范围内土地权属无争议,无探矿权、采矿权设置。
公园面积由原申报时的140km2缩小为63.37km2的原因如下:
1)公园连片的需要,原凤凰古镇园区(以下简称古镇)和溶洞园区不能够形成完整的封闭空间,两个园区相距近50km。这与公园需要连片,面积不宜过大是相悖的。
2)古镇地质遗迹缺少,仅有断层破碎带,此类遗迹广泛分布,不具有稀有性和典型性,更无游览观赏价值;古镇是以人文景观为主的旅游区,与地质公园旅游发展思路相悖。
3)古镇现有人口达2万,新的镇区已经成型并正在完善商业功能,与地质公园内禁止工业化和城镇化建设相悖。
4)古镇与公园主体溶洞景区分属于不同的管理机构,各自管理经营运作,很难建立统一的地质公园管理体系。
5)国家地质公园内严禁采矿探矿,公园内原有多个采矿点和探矿点,经过与县国土局商议,在确定公园边界时需将这些矿点除外。
第三条 规划期限
2013-2032年,分为近期规划(2013-2015)、中期规划(2016-2020)和远期规划(2021-2032)。
第四条 规划依据
4.1 法律法规类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植物保护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风景名胜区条例
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国发[2000]38号)
地质遗迹保护管理规定(地质矿产部)
古生物化石管理办法(国土资源部)
4.2 技术规范、标准、指南类
关于加强国家地质公园申报审批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厅发〔2009〕50号)
国家地质公园规划编制技术要求(国土资发〔2010〕89号)
中国国家地质公园建设技术要求与工作指南(国土资源部,2002-11)
世界地质公园网络指南和标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地学部,2008-06)
中华人民共和国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GB50298-1999)
国家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编制规范(国家环保局,1996)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行业标准,山岳型风景资源开发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HJ/T6—94)
自然保护区类型与级别划分原则(GB/T 14529-93)
旅游规划通则(GB/T18971-2003)
《国务院关于编制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意见》(国发[2007]21号(国家建设部)
《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国土资源部)
《全国矿产资源规划(2008-2015年)》(国土资源部)
4.3 地方规划类
陕西省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2006)
商洛市旅游发展总规划(2006)
柞水溶洞景区概念性规划及核心区修建性规划(2004)
陕西柞水国家地质公园总体规划(2011)
陕西柞水国家地质公园综合考察报告(2011)
柞水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草案)(2011-2015)
柞水县国土局:柞水县矿区分布图(2013)
陕西省国土资源厅地矿处:柞水地质公园周边采矿点、矿区布设图(2013)
柞水县石瓮镇(2006-2020)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柞水县下梁镇(2006-2020)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4.4 统计与调研资料
柞水县政府工作报告(2011、2012)
委托方提供相关文件资料
规划组现场调研资料
国家地质公园规划编制培训班讲义(2012)
第五条 公园发展概况及规划背景
公园前身为柞水溶洞风景区(现为溶洞景区),1985年建成运营。在申报国家地质公园前已有较多的地质遗迹研究,有一定的保护基础,早在1997年,陕西省地质矿产局就批准建立了“陕西秦岭泥盆系岩相剖面”并立碑保护。2007年委托中国科学院岩溶研究所主持完成了溶洞地质调查和保护研究。
2007年被评为国家AAA景区,2008年3月被陕西省国土资源厅批准为省级地质公园。于2011年4月27日举行了开园揭碑仪式。同年开始申报国家地质公园,2011年12月国土资源部批准该景区“陕西柞水溶洞国家地质公园”建设资格。公园已经成立以保护地质遗迹和实施统一管理的机构——陕西柞水溶洞国家地质公园管理处。
2010年国土资源部以国土资发(2010) 89号文发布《国家地质公园规划修编技术要求》, 要求各地质公园在修改完善规划时参考使用。
本规划系按照国土资发(2010) 89号文发布《国家地质公园规划修编技术要求》进行编制。
第二章 地质公园性质与发展目标
第六条 公园性质与特色
6.1 公园性质
中国南北气候过渡带和造山带型岩溶地质遗迹、秦岭前寒武纪杂岩及泥盆系岩相剖面地质遗迹保护区;陕西省和西北地区重要的地学科普教育基地之一;集科学考察、科普教育、游览观光、生态旅游、休闲度假为一体的多功能地质公园。
6.2公园地质遗迹特色
溶洞化学沉积、峰丛地质遗迹是秦岭造山带和中国南北气候过渡带背景上发育的岩溶。
蚀余碳酸盐岩地质遗迹,特殊的硅板地质遗迹国内罕见。有助于研究岩溶发育的全过程。
前寒武纪杂岩地质遗迹有助于研究南秦岭构造运动、前寒武纪岩浆活动。
泥盆系岩相剖面地质遗迹有助于研究分析南秦岭泥盆纪古地理环境变化。
第七条 发展目标
7.1 总体目标
保护地质遗迹和生态环境;
突出地质遗迹资源特征,逐步发展科普旅游、观光旅游、休闲度假旅游,建设具有地学科学特色的高品位西安后花园;
成为柞水县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柞水县社会经济的进步。
7.2 分项目标
⑴经济发展目标
2015年实现旅游总收入6亿元, 2020年旅游总收入 10亿元,2032年旅游总收入12 亿元。
⑵开发建设目标
通过合理规划,实现旅游区资源开发和基础设施、服务设施建设的有序发展,改善供水、排水、电力、通讯和住宿、餐饮等服务条件,满足旅游活动规模扩大的需要。
突出景区资源特征,开展特色旅游活动。旅游产业占全县GDP比重在各规划期末的2015年达到8 % ,2020年达到10 % ,2032年达到15 %。
⑷地质遗迹保护目标
2013年-2015年以溶洞景区地质遗迹保护为主, 2015年前建成泥盆系岩相剖面地质遗迹保护区,2016年后的规划中期建成小磨岭杂岩地质遗迹保护区。2016年建成陕西地质科普旅游基地和地学实习基地。
大力发展农家乐,帮助当地群众脱贫致富,促进经济社会的进步。公园内从事旅游相关产业的就业人数占公园区居民总数2015年达到10 % ,2020年达到15 % ,2032年达到 20%。
以保护好国家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生态环境为目标,加强对园内乾佑河流域生态水源涵养保护。区内植被覆盖率从2010年的66.5%,到2015年达到 72% ,2020年达到 78 % ,2032年达到83 %。
7.3分期目标
⑴近期目标(2013年—2015年)
编制完成公园规划并通过国土资源部审批。
开展对地层岩相剖面、前寒武纪杂岩和风洞蚀余碳酸盐岩形态及产出状态(硅板)地质遗迹的调查研究。
实施地质遗迹保护工作。2013年-2014年建成溶洞地质遗迹保护区。2015年建成泥盆系岩相地层剖面地质遗迹保护区。
建成地质博物馆和地质广场。完成公园“一书一图”(地质公园丛书和地质公园科学导游图)。建好地质公园网站。
完善公园管理机构体系建设,健全园区管理规章制度,充实各部门人员及技术力量。
创建国家AAAA级景区。
规划期末接待游客稳定在44万人次左右。旅游总收入6亿元。
⑵ 中期目标(2016年—2020年)
加强公园数据库、监测系统、网络系统建设。建成数字地质公园,实现公园信息化管理。
摸清公园地质遗迹本底基础上继续进行科学研究工作。
进行九天山地质遗迹保护区建设。
完善公园通讯设施,各园区建污水处理设施。
开发出2—3种结合地质公园景观内容的旅游工艺品和纪念品。
规划期末接待游客量达到71万人次左右。旅游总收入10亿元。
⑶远期目标(2021年—2032年)
有较高水平的科研成果产出。
实现规划期末接待游客稳定在100万人次左右。旅游总收入12亿元。
公园属地成为全县乃至全省经济发展的龙头乡镇。
建成西安近郊科普旅游基地及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成为具有一流水准的国家地质公园。
第三章 地质遗迹景观及评价
第八条 地质地貌概述
8.1 区域地质构造位置
属秦岭褶皱系中的礼县—柞水华力西褶皱带。
8.2 地层
公园主要地层从老到新简述如下:
震旦系(Z):震旦系下统由次深海相中、深变质碎屑岩、基性火山岩组成。
磨沟峡(小磨岭)杂岩(Z1MG):由斜长角闪岩、黑云石英片岩、绿泥石石英片岩、灰绿色火山岩、辉绿岩、辉长岩、闪长岩、大理岩和花岗岩组成。为前寒武纪基底杂岩。
寒武—奥陶系(∈O):稳定的台地型碳酸盐岩沉积。寒武系下统为碳、硅质岩。
泥盆系(D): 泥盆系以殷家沟——磨沟口断裂(属于凤县-山阳深大断裂之一部)为界,分为泥盆系(北区)和泥盆系(南区)。
泥盆系只发育中、上统。由滨岸~潮坪相碎屑岩夹碳酸盐岩组成,为陆棚~局限台地相碎屑~泥质~碳酸盐岩沉积,化石保存较好,厚度较大。
公园内岩浆活动较发育。泥盆纪中、酸性火山岩与火山碎屑岩多呈夹层出现。侵入岩以花岗岩为主,在九天山景区加里东期有基性浅成侵入岩辉绿岩出露。公园北部有华力西期中性深成侵入岩—中粒石英闪长岩。公园西北部广布印支期中—粗粒斑状二长花岗岩岩基,公园西部有燕山早期花岗斑岩岩株。
8.3 地质发育简史
距今约6 -4亿年前,加里东运动使扬子板块北缘翘起后,海西期海水自南向北逐渐超覆,该区开始接受沉积。柞水-镇安一线处于浅海环境,沉积了寒武纪和奥陶纪的海相碳酸盐类地层,为以后溶洞的发育奠定了物质基础。中泥盆世末-晚泥盆世初期,接受了冲积扇相复成分砾岩沉积。随后海平面持续上升,依次出现了以碳酸盐岩沉积为主的局限台地相、开阔台地相和台地边缘生物礁。
在距今2.3亿年前,印支期岩浆活动形成了花岗岩等诸多侵入岩体,使区内先期岩层发生褶皱断裂,破坏了石灰岩的完整性,为岩溶的发育创造了构造空间条件。距今2400万年的新近纪开始随秦岭主峰再次隆升,并同时揭顶、风化和剥蚀。距今约260万年的新近纪末第四纪初,乾佑河水系逐步形成。与此同时,乾佑河及其所提供的地下水及地表水开始对碳酸盐岩地层进行冲蚀、溶蚀作用,最后形成现今的岩溶地貌景观。
8.4 地貌
公园位于秦岭海拔650-1900m的侵蚀溶蚀的中低山区,西北部九天山为变质岩、岩浆岩山地,山势险峻起伏大,中部山峰多为碳酸盐岩构成,以峰林峰丛为主,溶洞分布密集。公园最高峰玉皇顶海拔 2483 m,最低点在乾佑河谷为650 m。主要山峰有:玉皇顶 (2483 m)、灯盏窝(2147.0m)、大梁(1891.8m)。
地势大致由西北倾向东南。以乾佑河为界,西部地势高度和起伏均大于东部,九天山景区及西甘沟愈向西部地势愈高,显示出中山地貌,海拔大于1500m的山峰密集分布;公园东部则地势较低,山峰一般海拔在1100-1500m之间,主要为低山地貌。
第九条 地质遗迹类型
公园地质遗迹涉及到国土资源部地质遗迹类型划分中的四个大类、七个类、七个亚类。
9.1地质(体、层)剖面大类
沉积岩相剖面类:典型沉积岩相剖面亚类——泥盆系岩相剖面。
岩浆岩剖面类;岩浆岩体亚类——小磨岭杂岩体。
变质岩剖面类:、变质岩体亚类——小磨岭杂岩体。
9.2地质构造大类
构造形迹类:中小型构造亚类——小磨岭背斜、天洞-百神洞断裂、天佛洞背斜。
9.3地貌景观大类
岩石地貌景观类:可溶岩地貌景观亚类——天佛洞、风洞等溶洞群、蚀余岩溶地貌、峰丛地貌。
9.4水体景观大类
泉水景观类:冷泉景观亚类——不老泉。
瀑布景观类:瀑布景观亚类——响水潭瀑布、九天瀑布、裂点。
国家级地质遗迹有岩溶地貌、泥盆系岩相剖面、前寒武纪杂岩(小磨岭杂岩体)三种;省级地质遗迹有断裂、褶曲、峰丛地质遗迹三种,其余为地方级。
地质以及名录见附表1.
第十条 地质遗迹对比评价
10.1科学价值
⑴ 泥盆系岩相剖面科学价值
①陕西秦岭泥盆系岩相剖面为发育在古老地块之上的碳酸盐台地沉积,从底部冲积相到顶部的台缘生物礁和次深海盆地相细屑浊积岩,整体构成一镶边的碳酸盐台地沉积模型的发生、发展、消亡的演化历史。剖面上出露的河流相、冲积扇相、河口湾相、海潮坪相、浅海陆棚相、生物礁相及次深海盆地相等沉积组合以及各种微相带清晰可见。同时在剖面上还可见到风暴岩、鸟眼构造、生物化石等反映沉积环境特征的现象。
②剖面上沉积层序保存完整,界线清楚,并发育有特征的饥饿段沉积。由沉积层序所反映的海平面相对变化,清楚地再塑了沉积盆地的发育史。通过这些地质遗迹可重塑当时当地的自然景观和历史沧桑。
③柞水中上泥盆系岩相剖面是国内仅有的研究秦岭泥盆系古地理环境的典型剖面。泥盆系岩相地质剖面反映了秦岭褶皱带泥盆纪时期的地学风貌,体现了微型镶边碳酸盐台地的形成与消亡。
该剖面是秦岭造山带唯一的泥盆系岩相剖面。是国内重要的地层剖面类地质遗迹。在国内外同类沉积地层中均具有地区的唯一性和岩相典型性,对于解读秦岭山脉在3亿多至4亿年前古地理沉积环境,研究秦岭造山带构造演化和区域成矿作用均具重要意义,至今仍被地质学界科技人员高度关注。曾作为第三十届国际地质大会的野外科学考察路线。
经陕西省科技信息研究所查新对比:(见《基础资料汇编》)。
“相关文献中的泥盆系剖面见于秦岭和广西,广西的剖面与秦岭处在不同地域,反映的是当地的泥盆纪的地理环境。其中文献[12]述及东秦岭泥盆系沉积岩相地质遗迹及保护意义,指出泥盆系中、上统岩相剖面的完整表露、剖面上沉积层序保存完整,界线清楚,并发育有特征的饥饿段沉积;文献[7]详细研究了南秦岭镇安盆地泥盆系露头剖面,与该查新项目中的剖面的地层岩相特征相似,但未涉及建立典型剖面。其余文献未见有与该查新项目的公园内柞水中上泥盆系岩相剖面相似报道”。
⑵小磨岭杂岩科学价值
①国内学者通过综合地质、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认为,小磨岭杂岩中的基性岩形成于板内构造环境,在岩浆演化过程中受到了陆壳物质的混染,是秦岭新元古代陆内扩张背景下岩浆作用的产物。
②小磨岭杂岩中的基性岩是中元古代末至新元古代早期构造旋回结束之后,扬子北缘及秦岭内部裂解作用中岩浆活动的产物,与邻区分布的耀岭河群火山岩具有相近的时代、相同的成因关系,共同反映了中、南秦岭构造带新元古代晚期块体伸展裂解、裂谷火山作用发育的地质演化过程。
③小磨岭杂岩是秦岭前寒武系基底一套岩石组合,是秦岭造山带中出露的古老的基底岩体。
综合地质、地球化学研究成果认为,小磨岭杂岩中的基性岩是秦岭新元古代末陆内扩张背景下岩浆作用的产物。这对于恢复新元古代秦岭岩浆活动和古地理环境,分析秦岭立交桥式构造有重要意义。为探讨秦岭造山带前寒武纪的构造演化及格局提供了重要证据。
经陕西省科技信息研究所查新对比:
“相关文献[2]指出秦岭岩群中的变质基性岩应为古元古代晚期产物;文献[3]报道西秦岭鱼洞子杂岩是秦岭地区最古老的复杂的地质体,年代为2661Ma±17Ma和2703Ma±26Ma;文献[5]论述查新对象南秦岭柞水地区小磨岭杂岩特征,指出小磨岭杂岩是南秦岭新元古代末陆内扩张背景下岩浆作用的产物;文献[8、9]报道的两处地质公园均位于秦岭,属于秦岭东段古老的基底岩石,但与秦岭前寒武纪杂岩岩性有差异。文献[13]报道泰山岩群是华北地区最古老的地层之一,形成于距今28~29亿年前的新太古代早期。该查新项目的小磨岭杂岩与西秦岭、小秦岭的出露的前寒武系一样,均属于秦岭造山带古老的基底岩体”。
⑶ 岩溶地质遗迹科学价值
公园岩溶地质遗迹地处中秦岭礼县——柞水华力西褶皱带,属于北亚热带和暖温带的气候过渡带且处于造山带中。典型的岩溶地质遗迹,溶洞地貌和峰丛地貌兼而有之,溶洞数量巨大,岩溶过程显著,成层状分布,反映出造山带岩溶受地壳间歇性抬升、河流强烈下切侵蚀溶蚀因素影响明显的特征,使其成为中国西北内陆罕见的溶洞峰丛群。这种处于强烈上升的造山带和气候过渡带的岩溶发育特点反映了喜马拉雅运动以来秦岭地壳多期间歇性抬升的演化过程,对于研究中秦岭地质发展史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在中国北方岩溶地貌研究中亦具有特殊的科学地位和价值。偌大的岩溶面积(溶洞群、峰林地貌)在南北方过渡地带稀有独特。公园风洞成规模、完好保存有碳酸盐岩被流水侵蚀、溶蚀后残余的原岩产状、结构及形态,成景特殊。这种蚀余碳酸盐岩地质遗迹在国内溶洞中罕见,对于认识和研究岩溶作用对原岩的影响有重要价值,风洞亦有望为此类研究提供实验场所。
经陕西省科技信息研究所查新对比:
“关于溶蚀碳酸盐岩地貌能与柞水溶洞相似对比的仅有三篇文献(文献[14-16])中涉及的地质遗迹,都是石灰岩被溶蚀后的残余原岩因为溶蚀而成各种奇特景观,这与柞水溶洞相类似,均由于差异溶蚀,易溶蚀的碳酸钙被带走而二氧化硅组成的硅质岩则残留,并形成各种景观形态。未见有关溶洞内发育“残余硅板”形态的岩溶地貌景观”。
10.2 审美价值
柞水溶洞以西北一绝的洞内奇观、独具特色的山水资源为基础。溶洞景观被称为“洞府桃园”“地质奇观”。洞内多期形成的钟乳石造型景观形态各异,更有国内罕见的硅板奇观。景区奇洞、青山、碧水、绿林为特色,集奇、秀、险、趣于一体,衬托在秦巴文化的神韵中,更显现出其独特的形象内涵。
九天山景区林木密闭,激流飞瀑,水景资源具有动感效果,可以品尝、触摸、游憩、描摹。
10.3 科普价值
柞水岩溶地质遗迹可以进行岩溶地质作用过程的知识普及,了解碳酸盐岩的特征,岩溶作用进行的条件,流水的化学溶蚀和侵蚀作用对岩石的破坏,岩溶沉积物异常缓慢的形成过程和造景的艰辛,从而树立保护珍贵的岩溶地质遗迹的理念。对泥盆系岩相剖面和前寒武纪杂岩的科普则有利于青少年了解秦岭的形成及地质演化历史。
10.4 旅游开发价值
柞水溶洞目前已经成为陕西省颇具影响力的自然旅游目的地。 2011年接待人数20万人,创造社会综合效益1.1亿元,比2010年增长25%。相当于全县GDP的3.7%,成为柞水增长最快的产业之一。
2007、2008、2009、2010四年中旅游业的增长速度远超当年GDP增长速度,其中2007年由于西柞高速公路开通,呈“井喷式”爆发,增长高达47.8%,这四年给县财政带来的收入分别为1700万元、1800万元、2040万元、2400万元,年均增长13.7%,占到县地方财政收入的1.24%。每年能创造就业岗位1200余个。预计到“十二五”末,年游客接待人数可增加到44万人次。
10.5地质遗迹评价
依据《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国家分类标准,结合地质遗迹分类,主要考虑地质遗迹的科学性,并适当结合评分,评出国家级地质遗迹有溶洞(其中蚀余岩溶地貌国内罕见)、地层剖面、小磨岭杂岩三种;省级地质遗迹有断裂、褶曲、峰丛地质遗迹三种;悬瀑、重力堆积、观光河段、节理、冷泉、跌水六种为地方级。
第四章 其它景观资源及评价
第十一条 生物及其它景观资源及评价
主要的植物种类有三种,属于二级旅游资源:
银杏:Ginkgo biloba东甘沟古银杏树,为陕西现存时间最长的雌雄古银杏树,树高约60m,直径9.6m, 树龄1700多年,有极高的观赏和科研价值。为特品级旅游资源。
野生兰科植物(兰草花)Orchidaceae,见于九天山景区,是国家濒危野生植物,已经被国际贸易公约列入保护品种。
天然红豆杉林Taxus chinensis,分布于整个园区,为国家一级保护植物。
公园内鸟类分布较多。主要是红腹锦鸡Tragopan temminckii、大白鹭Ardea alba。主要食虫益鸟有啄木鸟Picidae、燕 Hirundinidae、金腰燕Hirundo daurica、等。其中红腹锦鸡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第十二条 人文景观及评价
12.1云台山祖师庙
落成于明朝天启年间,原有庙殿两庭6间,侧殿两排12间,宴席厅3间,厨厅2间,香客房两处4间,有两层转角楼5间,有一座仿金代建筑的戏楼。
12.2 柞水特产
柞水特产腊肉、豆腐干、香菇、银耳、猕猴桃、山核桃、金银花可以作为旅游商品出售。
祖师庙、民间艺术及土特产品、花卉和山水环境属于优良级旅游资源。
第五章 总体布局与功能分区
第十三条 总体布局与园区、景区划分
13.1总体布局
公园地质遗迹有三大组合特色,第一类是溶洞群及峰丛地质遗迹;第二类是泥盆系岩相剖面;第三类是小磨岭杂岩地质遗迹,按地质遗迹类型划分为不同景区,在地理区位上,各景区连片分布。
13.2园区、景区
一个园区,总面积为63.37km2。
四个景区(科考区):溶洞景区, 面积19.3km2;九天山景区,面积21.51km2;岩相剖面科考景区,面积0.93km2;东西甘沟景区,面积21.63km2。
第十四条 功能区划分
四大旅游功能区,即地质遗迹景观区、游客服务区、居民点保留区、自然生态区。
14.1地质遗迹景观区
包括地质遗迹保护功能和科普旅游、科考功能。规划5条地质遗迹科考科普路线、1条自然生态旅游路线。总面积46.03 km2(该面积包括游客服务区和居民点保留区面积,它们花插于地质遗迹景观区)。
⑴ 三大景观区域
九天山小磨岭杂岩地质遗迹景观区;泥盆系岩相剖面地质遗迹科考景观区;
溶洞群地质遗迹景观区。
14.2游客服务区
⑴游客服务中心1处
位于溶洞景区广场西南端服务大楼。部分功能设于原管理处。
⑵天佛洞门前小广场
设置地质公园主碑。
⑶大门区
分别位于天佛洞和风洞入口处,仿古式阁楼建筑。
⑷停车场及交通车转运
天佛洞停车场位于门前小广场西侧,停车位800个。
风洞停车场位于门区前公路西侧,停车位100个。
⑸地质博物馆和影视厅
地质博物馆面积1000m2。
地质公园科普影视厅,面积300m2,容纳100人,按3D放映技术要求建设。
⑹游客服务点2处
分别设置在东甘沟村委会大院和风洞大门处。 利用原有设施,不另行占用土地。
14.3 居民点保留区
主要集中在东甘沟、石瓮镇区。其余农户点式分散居住在公园各功能区其余村点内。
14.4自然生态区 分布于四个景区。面积17.34km2。
第六章 地质遗迹保护
第十五条 地质遗迹保护区划分及边界坐标确定
所有地质遗迹景观区均应予以保护,实施三级保护。故地质遗迹保护区总面积和地质遗迹景观区面积相同,为46.03km2。
15.1 一级保护区
地质遗迹一级保护区面积2.1 km2。分两处:
⑴ 九天山景区北端小磨岭杂岩集中分布区,面积1.17 km2。
⑵泥盆系岩相剖面科考区:面积0.93km2。
15.2 二级保护区
地质遗迹二级保护区面积11.09km2。
(1)九天山景区:以九天山入口——灯盏窝科考道路为中轴线周边,面积5.97km2。
(2)溶洞——西甘沟景区:面积5.12km2。保护对象主要是是以天佛洞、风洞内化学沉积物、蚀余岩溶为代表的地下岩溶地质遗迹及景观、以多级溶洞群、待考察的溶洞群和峰丛为代表的岩溶地质遗迹及景观、背斜构造、笔架山——佛爷洞断层遗迹和周边生态环境。
公园内其余地质遗迹景观区列入三级地质遗迹保护区,面积32.84km2。
15.4 自然生态区
公园其余部分属之,面积17.34km2。
15.5公园边界坐标确定
测定重要拐点地理位置并立公园界碑,主要拐点坐标见附表2。
第十六条 各级保护区控制要求与保护措施
16.1一级保护区
⑴保护重点:前寒武纪杂岩岩石类型及典型结构构造、典型岩浆多期多次侵入接触、穿插关系。
⑵保护措施
①根据保护实际,适当建设科研科考道路,设置相关保护措施,立牌说明需要研究的地质现象位置。
②主要地质遗迹点划出警示线。
③设置道路指引牌。
④禁止采石、乱伐树木,保持优良生态环境。
⑤禁止一般游人进入,不得建设永久性建筑。
一级保护区责任人 霍海东、肖清泉
16.2二级保护区
本保护区与科普游览区重合,保护难度大,需要加大保护执法力度,并采取灵活的保护措施。鉴于溶洞地质遗迹保护的特殊性,特别在二级保护区的溶洞内设置特殊地质遗迹保护地段实施更有效的保护。
⑴保护重点:前寒武纪杂岩、水文地质点、多级瀑布、新构造运动遗迹、溶洞内地质遗迹、褶皱构造、峰丛地貌。
⑵ 保护措施
①设置保护区界桩,建设完善的科普科考道路和其它服务设施,完善地质遗迹解说系统。
① 二级保护区内再划定特殊地质遗迹保护地段
特殊保护的地质遗迹是指具备科学性、典型性、稀有性和观赏性的地质遗迹集聚地段或个体。如巨型石柱石幔、石帘、水蚀涡穴、石梯田、钟乳石群体造型、 流石坝、溶蚀残余原岩、溶蚀硅板、石花、地下暗河、石钟乳滴水沉积等。
地质遗迹保护地段(点),用围栏、红线表明保护范围。钢化玻璃封闭展示,设置解说牌或禁入警示牌,进行地质遗迹监测。
特殊地质遗迹保护地段负责人 霍海东
③限制与观赏和游览无关的建设,限制机动车辆的进入,溶洞景区特别要注意高峰时段控制游人容量。
② 危岩清理与防护。
④向游人宣传地质遗迹保护法规,提高游人保护地质遗迹的自觉性。
⑤控制村落规模,注意今后民居的建筑风格和体量与环境的协调。
二级保护区责任人: 陈仕富
16.4 三级保护区
⑴保护重点:待考察的溶洞群、峰丛地貌和部分待考察的前寒武纪杂岩。
⑵保护措施
①规范村民行为、封山育林,严禁采石、乱砍滥伐、狩猎,防治水土流失。
②新建民居的建筑风格和体量与环境协调,分散隐蔽,控制现有村庄规模。
③适度规模的建筑设施及旅游服务设施建筑必须与地质遗迹、景观和自然文化景物相协调。
三级保护区责任人:周启羊
第十七条 特殊地质遗迹保护方案
17.1泥盆系岩相剖面科考区地质遗迹保护
(1)近期(2013年-2015年)
①开展泥盆系岩相剖面调查。
②在剖面两端设置保护界碑和剖面介绍牌。修建科考步行小道;设立地质遗迹解说牌。
③ 调查剖面崖壁的岩体稳定性,标出危岩地段,设置警示牌或进行加固处理。
④建立剖面地质遗迹数据库,实现地质遗迹资料的登录和实时查询,
⑤开展对岩相剖面地质遗迹研究。
(2)中期(2016年-2020年)
①建设跨乾佑河道剖面科考道路。
②乾佑河右岸设置地质遗迹科考点并设置解说牌。
③继续进行地质遗迹研究,在核心以上期刊发表论文。
17.2岩溶溶洞地质遗迹保护方案
(1)近期(2013年-2015年)
①对风洞蚀余岩溶地貌成因、保护调研。
③ 保持洞穴相对恒定的温度。
④ 特殊地质遗迹点设置各种相应的保护设施。
④加强旅游管理工作,旺季控制游客的数量。
⑤加强安全管理。对危岩体稳定性进行评价和监测。
⑥调整、改造灯光系统,实施灯光管理。实行自动时间控制。
(2)中期(2016年-2020年)
①定期对洞穴部分景观清洁湿润。
②提高导游解说词的科学层次。加强导游解说词中的洞穴科普内容。
③洞穴外围环境保护。
(3)远期(2021年-2032年)
①在天佛洞龙宫到水平隧道间安装电梯。
②处理“灯光植物”,预防和控制灯光植物的滋生。
第七章 生态环境与人文景观保护
第十八条 地质公园环境容量控制与自然生态环境保护
约1.1万人次。
18.2 年容量测算
约400万人次。
18.3 自然生态环境保护
⑴生物资源保护
①认真贯彻执行《陕西省秦岭生态保护条例》,严格执法并切实执行长防林和南水北调工程中对生物资源保护的措施要求。
②古树名花应标记挂牌专人负责保护。对羚牛、豹、黑熊等珍稀动物应实施重点保护,严禁狩猎,严禁乱挖滥采兰花等野生植物资源。
③防止森林火灾,落实森林防火责任人,严格管理野外火源;严禁乱采乱伐树木;按照“县处置重特大森林火灾应急预案”进行火灾处置。
⑵水体资源保护
①编制水体综合整治规划妥善处理好旅游开发与水体保护之间的关系。
②水体景观保护。严格控制水体沿岸修建破坏景观和谐的建筑物,对于景观廊道区重点进行绿化、美化。
③水质保护。严禁直接向水体中排放污水。旅游活动设施必须在论证保护水质的前提下适度开发。
⑤ 水源地保护。设置保护标志,严禁从事一切可能污染水源的活动。
⑥ 科学卫生利用好给水设施,避免有机质污染水体,有序利用河水资源,
建成景区供水、排水管网。
⑶大气环境保护
严格禁止在公园内建立污染环境和大气的工厂。对景区路面进行硬化,定期洒水防止扬尘。鼓励农户在院落路旁种植花卉等观赏植物美化环境净化空气。推广沼气等清洁能源。
⑷加强视域环境保护
搞好水土保持,植树造林。协同当地政府将公园内村落建设和环境整治纳入公园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维护并体现朴素的乡村原生态、传统习俗和鲜明的地方特色。
第十九条 灾害防治
19.1. 灾害调研
以科考旅游道路沿线及景观点周边为主,对已发生的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点进行调查。查清其分布范围、规模、结构特征、影响因素、引发因素,并对其稳定性及潜在危害性(险情)进行评价。制定监测和治理方案,危险地段应设置滑坡崩塌警示牌,并有专人负责宏观监测。
19.2 灾害预案
建立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网络;编制特大型、大型地质灾害隐患点的防灾预案;对居民进行地质灾害防灾减灾知识培训,指导地质灾害的监测与预警工作。
19.3 灾害防治
针对公园内基岩陡壁和支流地段重力侵蚀严重,在科考道路必经之处对已悬空的危石应予清除,对已掏空的风化岩层洞穴进行必要的填充或支护。搞好植被建设与保护,对水土流失监测并有效防治。
19.4建立地质灾害信息系统
与有关部门开展灾害信息共享,及时掌握灾害实时信息,在极端气候灾害如大风、降温、暴雨来临之际迅速通知有关部门和游客做好准备,并启动相应的应对措施。
第二十条 珍稀物种名录及保护
20.1 珍稀物种
珍稀动物:红腹角雉Tragopan temminckii。珍稀植物:兰花草Orchidaceae、红豆杉Taxus chinensis、银杏树Ginkgo biloba。
20.2 保护
⑴保护珍稀物种的生存环境。禁止乱开山体、破环森林植被现象。严格森林采伐指标监督管理,从重查处非法乱捕滥猎野生动物、经营销售野生动物及其产品、乱挖滥采野生植物资源的单位和个人。
⑵认真贯彻执行《陕西省秦岭生态保护条例》,联合县野生动植物保护站进行野生动物保护法和植物保护条例的宣传,在景区重要场所对羚牛、豹等珍稀动物做大量的保护宣传工作,制定保护奖惩措施。在野生动物活动区设立警示宣传牌,村镇指定专职信息预报员、监护员。对偷猎者一经查实,从重处罚。
⑶发布《关于加强野生兰科植物管理的通告》,有效保护野生兰科植物资源。加大执法力度,对兰花市场进行清理整顿。
⑷通过对银杏园的统一管理实施银杏树有效保护。
第二十一条 人文景观保护
21.1 人文景观
包括祖师庙及百神庙遗址、柞水土特产、柞水渔鼓和农家乐体现的民俗民情。
21.2 保护
(1)贯彻国家文物保护法,对人文景观资源进行统计并纳入数据库管理。
(2)对人文景观点周边环境进行保护性修整和修缮工作,创造景观周边良好的视域环境;制定可行的保护方法和巡查制度。
(3)对文物的修复严格遵守“修旧如旧”的原则;庙宇等木质古建筑加大防火力度,增加灭火设备。
(4)保护和提高柞水土特产资源的声誉度,积极申报柞水豆腐干、柞水腊肉进入省级名牌产品序列。
(5)保护柞水渔鼓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积极培养渔鼓艺术接班人,力争柞水渔鼓艺术进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6)扶持农家乐发展。
第八章 科学研究
第二十二条 课题选择和依据
22.1 选题原则
围绕地质遗迹调研及保护、科学解说以及公园可持续发展等方面设立科研课题,充分发掘公园的地质科学内涵并体现前瞻性、实用性原则。
22.2 选题依据
围绕对主要地质遗迹科学性的研究。除溶洞外应加强对泥盆系岩相剖面、小磨岭杂岩研究。其次,开展公园管理、解说系统构建和旅游产品开发。
22.3 课题选择
⑴主要地质遗迹的全球(全国)分析对比研究
秦岭造山带岩溶地质遗迹形成演化规律研究——以柞水岩溶地貌为例。
中国自然地理过渡带岩溶发育特征研究
⑵地质遗迹研究
柞水溶洞群调查
柞水风洞蚀余碳酸盐岩地貌研究
九天山小磨岭杂岩形成及接触关系
中上泥盆系岩相地层剖面调查与恢复重建
⑶地质公园科学解说研究
中国国家地质公园丛书——柞水溶洞国家地质公园篇
柞水溶洞国家地质公园科学导游图
⑷地质公园开发与资源环境保护研究
柞水国家地质公园地质灾害调查及防治
⑸地质公园经营管理问题研究
知识旅游对地学导游队伍建设的要求——以柞水地质公园为例
公园应对旅游高峰期的管理机制研究——以柞水国家地质公园为例
柞水国家地质公园地学野外实习基地建设
柞水国家地质公园的游客认知和市场开拓
⑹数字地质公园建设研究
柞水国家地质公园数据库建设
⑺游客安全研究
游客干道基岩滑坡及崩塌防治及避让
第二十三条 计划编制
23.1 主要研究方向
围绕主要地质遗迹科学性和地质遗迹的保护开展研究,即岩溶地质研究、泥盆系岩相剖面、小磨岭杂岩研究。同时开展公园地质灾害防治、公园管理建设、地学旅游发展等研究
23.2项目类型及运作
公园的大多数科学研究项目以委托方式,与研究单位合作,邀请有关专家考察,按照研究计划编制安排,确定研究题目进行的时间顺序、研究单位遴选,以项目的形式签订研究合同,由公园提供相应的经费支持。
重要项目应争取申报国家、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近期由合作高校申报两项国家(省)自然科学基金。
科研成果为报告、专著、论文形式。
23.3 项目计划
自2013年起,分五个时间段完成。即2013-2015年,2016-2017年、2018-2019年、2020-2022年、2023-2032年。2013-2015年前以启动申报国家(省)自然科学基金工作和泥盆系岩相剖面考察研究、风洞蚀余岩溶地貌研究、地质遗迹保护为重点。2016-2017年以公园管理为重点 ;2018-2019年以开展特殊地质遗迹研究保护和地学实习基地建设为重点;2020年后以地质遗迹保护、地质公园的宣传、发展为重点。
详细计划编制见附表3。
第二十四条 近期研究计划的实施
近期(2013-2015年)科学研究计划主要实施项目:
24.1 申报国家(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中国自然地理过渡带岩溶发育特征研究
秦岭造山带岩溶地质遗迹形成演化规律研究——以柞水岩溶地貌为例
24.2 委托研究项目
中上泥盆系岩相地层剖面调查与恢复重建
一书一图:中国国家地质公园丛书——柞水溶洞国家地质公园篇,柞水溶洞国家地质公园科学导游图
柞水风洞蚀余岩溶地貌研究
柞水国家地质公园地质灾害调查及防治
第二十五条 研究经费
由公园设立地质遗迹科研基金,将不低于地质公园门票的百分之二作为科研基金, 2013-2015年内,需提供科研经费162万元,年均54万元; 2016年至2020年,需提供科研经费540万元,年均108万元;2021-2032年需提供科研经费1400万元,年均117万元。科研经费除旅游收入提取适当比例外应联合有关科研单位和高校积极申报国家、省自然科学研究基金支助。
第二十六条 科学研究成果出版与转化
(1)专著:2013-2014年,编写出版中国国家地质公园丛书——柞水溶洞国家地质公园篇,柞水溶洞国家地质公园科学导游图。
(2)论文: 2014-2015年,撰写4篇学术论文在国内地质类、旅游类核心或重要期刊上发表:
中国自然地理过渡带岩溶发育特征研究——以秦岭金丝峡、柞水溶洞为例
柞水溶洞地质遗迹与国内同类地质遗迹对比研究
柞水地区中上泥盆系岩相剖面及特征研究
柞水风洞蚀余岩溶地貌研究
(3)博物馆建设:2013年配合开园揭碑完成地质博物馆建设方案,2014年开馆。
(4)数据库建设:建设公园数据库系统。
(5)地学导游队伍建设:编写导游员培训教材,开办地学导游培训班。
第九章 解说系统规划
第二十七条 解说系统架构
地质遗迹解说牌分为公园综合解说牌、景区综合解说牌、景群解说牌和景点解说牌。在园区公路沿线设置交通标志和景点距离指示牌。
解说系统空间上分为博物馆和野外布设解说牌。
第二十八条 地质博物馆及科普电影馆(影视厅)
地质博物馆一座,建于溶洞景区,面积1000m2。公园博物馆开展地学知识普及服务。通过图文、模型、岩矿标本展示、影视播放以及现场讲解等手段向游客系统介绍本公园独特的地质地貌景观,形成、发展、演变的过程及所蕴含的地学原理和科学意义。
博物馆内建影视厅,面积300 m2,座位100个,按3D影视的标准建立。
第二十九条 公园主副碑及综合图文介绍
在溶洞景区天佛洞建主碑,选用天然石材,自然造型,主碑高5.8m,宽2.7m,竖式,台阶状碑座。在九天山、天佛洞口新建两个副碑。主副碑上均镌刻“陕西柞水溶洞国家地质公园”,落款:“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2009年12月”。并镌刻国家地质公园徽标。
第三十条 景物、景点解说牌
景区解说牌建于溶洞景区、九天山景区、泥盆系岩相剖面科考景区、东西甘沟景区入口处,各一块。景群解说牌建于天佛洞和风洞内的景点集中地段。景点解说牌布设于各景区相应典型地质遗迹点和人文景观点。
第三十一条 公共信息标识牌
在西安绕城高速进入包茂高速路口、包茂高速营盘出口、包茂高速柞水出口、包茂高速镇安出口和210省道天佛洞出口等五处建立公园导视牌,同时在公园各景区和道路交叉口、重要地标建筑物处,设置导向路标。
在各景区设置停车场标识牌。
在危岩路段设置警示牌、安全提示牌。
在旅游干道设置温馨提示牌。
第三十二条 图书音像的出版与推广
⑴印制柞水溶洞国家地质公园科学导游图。配合公园活动及园外地区宣传活动使用。
⑵编写的“国家地质公园丛书——陕西柞水溶洞国家地质公园篇”及“陕西柞水溶洞国家地质公园科学导游图”由新华书店销售和在游客中心直接出售。
⑶摄制陕西柞水溶洞国家地质公园地质科教片长期在影视厅播放。
第三十三条 解说系统设施维护与更新
⑴指定专人负责定期检查解说牌,遇有破损、倾倒或字迹不清应及时维修,必要时应更换。安排专项经费用于每年的解说牌维护更换。
⑵追踪最新研究成果及时更新内容。
⑶科学考察发现新的重要地质遗迹点及时增加解说牌。新建游览道路路口均应增设导向牌。
⑶ 所有地质遗迹及景观解说牌位置、解说内容、照片应登录建档存于数据库。
第十章 科学普及行动
第三十四条 乡土科普活动
34.1活动对象
商洛市、柞水县当地中小学生和社会上有意参与科普实践活动的地学爱好者。条件成熟时应积极吸引西安、渭南等关中地区青少年参加。
34.2 活动内容
⑴建立“陕西柞水溶洞国家地质公园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
每年暑期组织师生进行地学、山水美学、景观环境学等的认知考察活动,组织学生撰写科技小论文。
⑵举办科技夏令营。
开展适合于青少年的各种参与性野外活动,如参观地质博物馆、地学知识交流讲座、采集岩石和构造标本、地质遗迹摄影、登山比赛、地质遗迹和环境保护、种树、收集垃圾等活动。
⑶通过“世界地球日”,举办中小学生征文大赛和摄影比赛等。
第三十五条 科学实践活动
35.1活动对象
活动对象为周边高校,主要是地理、地质、旅游、美术等专业方面的师生。
35.2活动内容
⑴野外考察
岩溶峰丛地貌考察、溶洞化学沉积考察;观察泥盆系岩相剖面地层沉积构造和岩性,讨论分析岩相环境;各种褶皱断裂构造形迹考察;山水美术写生。
⑵ 科研科普
与有关院校合作申报科研项目,遴选论文题目,鼓励师生撰写科研论文并发表,公园应提供考察便利并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
参加中国地质学会旅游地学暨地质公园研究分会的年会活动,参加省地质学会、地理学会年会并组织提交论文,参加优秀论文评选活动。
⑶与院校结合开展地学实习,建立实习基地
公园与有关高校达成协议,挂牌建立高校地质和旅游专业实习基地。每年邀集高校师生来公园短期实习,基地聘请专业教师讲解并带领野外实习。
⑷ 参观地质博物馆
以实物的形式(如矿物岩石、化石、图片、沙盘、多媒体等)介绍本地质公园的特色遗迹景观及相关地貌的成因、古地理演化、生物进化、构造运动,普及基础地质知识。
⑸园区科考及讲座
按常规的旅游经营季节,安排学校及团队科学考察参观活动、地质知识科普讲座活动,在旅游经营季节中安排地学科普知识竞赛。
第三十六条 面向普通游客的专项科普活动
⑴ 开展多种宣传活动
① 通过一书一图、电子影像、宣传册、基础地质讲座,以及奖励、竞赛等
各种方式,向游客宣传地质遗迹的重要价值,鼓励游客科学文明旅游,提高游客对地质遗迹的认识和欣赏水平。
②建设反映自然遗产和地方历史文化的解说系统。在主要地质点设置与地质环境相协调的解说牌,开发旅游交互式自动查询系统。
⑵ 发挥地质博物馆功能
主动引导并组织游客(特别是团队游客)参观地质博物馆、观看视频、为游客介绍公园地质遗迹的特征、成因及科学和美学价值。高标准建设好博物馆,应用现代化布展手段,实现动态展示与静态展示结合,加强参与性,吸引游人。
⑶加强游客参与性
①专门针对地学旅游爱好者举办不同主题的讨论会,请地学专家作评委,增强游客间的相互沟通与学习,并邀请相关媒体单位参与报道。
②举办“柞水岩溶景观摄影展”,征集游客所拍照片,通过游客参与评比,选出优胜者予以相应奖励。
③在溶洞入口处发放关于简单岩溶知识的问答题卷,待游客走出洞口时填写完交给工作人员,抽奖。
第十一章 旅游发展
第三十七条 旅游客源市场
37.1市场调查
⑴公园临近关中西安地区,数百万大中学校学生有强烈的获取地质知识和追求地学景观之美的愿望,他们是地学知识普及的主要对象,有广泛的客源市场。
⑵公园与周边地区的旅游资源有一定的互补性,可以加强区域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特别是加强与终南山世界地质公园翠华山园区、金丝峡国家地质公园以及柞水县域内的牛背梁森林公园的密切合作,进行整合营销。
⑶前寒武纪杂岩、泥盆系岩相剖面、风洞蚀余岩溶地质遗迹为公园独有,会成为与其它景区竞争的重要资本。
37.2市场定位
省内及周边省份的游客为公园的客源主体,他们是公园未来发展的主力和潜在发展客源。其中尤以学校青少年知识阶层游客为核心。专业会议、科研科考、 相关专业师生野外实习是今后公园开拓市场的重要举措。溶洞、蚀余岩溶、前寒武纪杂岩、剖面、构造地质遗迹是公园今后主打的地质旅游项目。
37.3市场预测
近期(2013—2015年)实现规划期末年接待游客 44万人次,旅游总收入6亿元。中期(2016—2020年)实现规划期末年接待游客 71 万人次,旅游总收入 10亿元。远期(2024—2034年)实现规划期末年接待游客 100万 人次,旅游总收入12 亿元。
第三十八条 地质公园推广计划
⑴ 加强营销投资,创立形象口号,利用各种宣传媒体,提高柞水溶洞的知名度。
⑵近期以开拓西安旅游市场为主,设立旅游推介和接待机构,积极与旅行社联系,建立固定关系组织旅游。
⑶加强合作开发客源市场,与旅行社合作实现旅游市场对接,与交通部门联系开通西安至柞水溶洞国家地质公园的定期旅游班车。
⑸ 与有关高校联系,建立地学实习基地和野外写生、摄影基地。
⑹ 争取承办一次旅游地学及柞水溶洞国家地质公园旅游发展研讨会。
⑹ 开发自驾车散客旅游市场,在市场初步形成后,设立散客旅游咨询中心。
第三十九条 旅游项目及旅游产品
⑴科考科普旅游项目
建立地学实习基地。
建立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
⑵观光娱乐旅游项目
建设民俗景观园。
⑶水上休闲娱乐旅游
乾佑河漂流。
⑷休闲度假旅游产品
九天山休闲度假。
建设百神医药园。
⑷人文风情旅游项目
农家乐。
渔鼓表演。
⑸会议商务旅游项目
九天山会议中心。承担各类会议接待。特别注意开拓地质、地理、生态、环保类专业会议。
⑹节庆旅游项目
参加“秦岭生态旅游节”、 “金秋旅游节”、“柞水渔鼓节”、“杨凌农高会”等节庆活动。
39.2旅游产品
⑴地学实习基地。提供必要条件, 每年定期组织大专院校相关专业学生开展科考科研实习。时间1-2周。
⑵科普旅游日。不定期组织地质遗迹为主题的学术研讨会和科学考察活动,邀请国内外学者进行科考和讲学。时间1天。
⑶陕西青少年科技夏令营。每年暑假组织组织地质考察、参观地质博物馆、科普讲座、 奇石欣赏、地质摄影、地质知识竞猜、科技小论文竞赛活动。时间3天。
⑷九天山科学探险考察。考察前寒武纪杂岩。吸引科考人员和专业探险爱好者前来寻幽探密。时间2天。
⑸九天山山水一日游。密林峡谷、水文地质、岩石、构造景观旅游。
⑹九天山户外探险运动旅游。开展攀岩活动,进行徒步越野、野营、素质拓展活动。时间3天。
⑺柞水溶洞——风凰古镇一日游,地质旅游、古镇人文旅游。
⑻陕南人文风情体验。东甘沟农家乐。
⑼溶洞音乐会。
第四十条 专题考察路线
共有7条专题考察、科普旅游路线。
⑴九天山科普旅游路线:科考对象为小磨岭杂岩、水文地质遗迹、峡谷植被。
⑵九天山前寒武纪杂岩科研科考路线:主要研究构成秦岭基底的前寒武纪杂岩岩石类型、岩性特征。
⑶泥盆系岩相剖面科考路线:面向专业地质工作者开展区域地质历史演变研究和高校师生实习。科考对象为泥盆系中上统各种沉积构造特征。
⑷风洞-天佛洞-百神洞岩溶科普旅游路线:科研科考功能与游览功能兼有。主要科考内容是溶洞各种化学沉积类型、特殊化学沉积形态及成因。
⑸溶洞群科研科考路线:供科研人员考察岩溶峰丛地貌和多级溶洞。
⑺ 西甘沟生态游览路线:以山水自然风景、探险为主。
⑻ 东甘沟游览路线:以人文风情、农家乐为主。
第十二章 地质公园信息化建设
第四十一条 地质遗迹数据库
按照建立“数字地质公园”的基本要求,近期先行建立公园地质遗迹数据库,实现地质遗迹研究数据共享机制。
将公园的空间信息、统计、多媒体数据库,将遥感、地图、旅游主题进行整合,实现空间查询、统计分析、制图输出、三维漫游等功能。
利用公园GIS管理信息系统的大量数据,在游客中心通过电脑供游客查询,并在二级以上服务区设立电脑触摸屏终端系统。
建立基于互联网的信息资讯网络,并对信息进行实时更新。
第四十二条 公园监测系统
42.1环境监测
⑴在溶洞、九天山景区和东西甘沟景区建设环境监测站各一处,天佛洞景区监测大气、噪声和乾佑河水质;九天山景区监测大气、瀑布泉水水质、流量;东西甘沟景区监测河流水质、大气质量。
⑵在潜在崩塌地质灾害危险地段设置监测点,实时传递数据至信息中心通过终端显示屏公布。
42.2旅游管理监测
⑴近期至中期在公园各景区门区、主要道路节点、主要地质遗迹景点、游客可能聚集的危险地段设置监控设施,实时掌握游览运行动态,实施流量控制。
⑵增装电子监控摄像头并建立监控中心,监测公园内的各项指标,包括游客、资源、环境以及安全等,以便及时发现及快速处理突发事件发生。
⑶在天佛洞景区小广场、九天山景区门区前和东西甘沟景区设置彩色LED屏幕,显示实时气象。
第四十三条 网站建设
⑴内部局域网建设
近期建立起地质公园内部网络系统,在地质公园管理处设立主机,与各景区(点)管理站服务器的终端联网,中心主机与各终端及时互通信息,主机汇总并发布相关信息。
⑵ 地质公园网站建设
完善公园网站,及时传播推广以公园形象为主的信息化建设规划工作。展示园内地质遗迹风采、科普教育特色和研究成果,并为游客提供远程票务、住宿预定等服务。
第十三章 基础设施与服务设施
第四十四条 道路交通
44.1外部交通
直接在柞水县入口进入G65(包茂高速),北达西安,南抵镇安。或由S102省道直达镇安。东甘沟人文旅游路线在东甘沟口—柳沟口段为公园外部三级道路,至柳沟口进入景区恢复为东甘沟人文旅游路线;西甘沟生态旅游路线在西甘沟口—火烧洞段为公园外部三级公路,至火烧洞恢复为西甘沟生态旅游路线。
44.2 内部交通
S102省道贯通公园南北,连接九天山、泥盆系剖面及天佛洞、风洞。
天佛洞—东甘沟景区由新修的3级乡间公路连接。
各级公路均为柏油路面,全天候行车。
44.3停车场布局
一级停车场建于天佛洞。二级停车场建于九天山景区、风洞、东西甘沟景区。
第四十五条 水电设施
45.1供水及设施
天佛洞、风洞由城市供水网供水。九天山景区、东西甘沟景区由河道水源地抽水。供水量550m3/d。
45.2供电及设施
⑴公园用电负荷等级为三级,电源由市政电网引10KV电缆至变配电站,送至各用电负荷处。
⑵电力、照明系统均采用TN—S系统,由箱式变电站分别对各用电负荷供电。低压配电送至各动力及照明设备用电线路,均根据实际情况以放射式和树干式进行配电。
⑶电缆通道。公园内的电缆采用架空与埋地相结合的方式。原则上沿道路或人行道敷设。
第四十六条 环境卫生
46.1卫生间设置
设置水冲式、免水冲式生态卫生间。其外观标识应醒目美观,选址必须远离水体,并与道路有一定隔离带,路旁立指示牌提示游客卫生间位置。
46.2污水处理
⑴设置污水处理站
处理后水质达到国家标准《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T18920)的规定,可作为灌溉和浇洒绿地水源。
⑵生活污水处理
生活污水需经污水处理站处理达标后排放,并实现部分污水资源化再利用,采取分区处理分区排水的方式,排水系统布局与分区供水系统协调一致。
(3)雨水排放
根据降水、地形特点,雨水系统采用雨水管网和截洪沟相结合的方式,景区内部雨水分片区通过景区雨水管网收集就近排入水体;山洪通过背山截洪沟就近排入水体。厕所粪便污水先经过化粪池预处理再入排水管道,其它污水直接排入排水管道。
46.3 垃圾处理
⑴垃圾收集站
在溶洞、九天山、东西甘沟景区各设小型垃圾收集站,布置在对环境影响小的地段。配专人专车及时转运至县垃圾填埋场。
⑵垃圾箱
在服务区、休息、观景点处以及游览步道、公路旁按照国家规定标准设置垃圾箱、果皮箱。
第四十七条 服务设施
47.1餐饮设施
优先发展特色餐饮和农家餐饮。结合“农家乐”旅游规划项目,在东甘沟建设各具特色的农家乐。在天佛洞游客中心和九天山门区分别建设餐饮店,在九天山和泥盆系剖面科考景区科考路线上设置迷你型餐饮点。
47.2 住宿设施
⑴数量
以宾馆和农家乐为主。已建石瓮宾馆接待100人,近期发展农家乐住宿点50处,形成接待500人规模。中期达到80处,800人,远期100处,接待1000人。
⑵特色
住宿建筑力求体现陕南地方建筑风格,内部装修体现天然质朴,给游客回归自然的美妙感受。
⑶布局
住宿设施的布局和建设应统筹规划,坚持游、住分离和集中布局原则,提供风格多样的住宿设施。在园区内严格控制住宿设施的无序建设。
47.3安全设施
⑴道路危岩防治
调查危岩分布、特征,建立崩滑流地段(点)数据库;定期定点定人监测;设立警示牌,不稳定巨石应予以清理或进行加固处理。主要公路急转弯处设置必要的交通警示牌、限速牌、对视镜和护桩。
⑶ 道所经危险地段设置安全护栏。隐僻小径要作导示说明,防止游客迷路。
⑶通过LED显示屏对游客进行实时气象通报。
47.4 医疗服务
⑴在天佛洞游客中心、九天山景区和东西甘沟景区各建立医疗站一所,分别配置医务人员和常规医疗急救设备。所有站点应在显要路段设置医疗救助标牌,注明联系电话。
⑵游客中心、九天山景区和东西甘沟景区分别建立救助联网系统,和有关医疗机构、110报警、消防、派出所、120建立医疗救助联网系统,利用无线通讯进行呼救联系。
第十四章 土地利用
第四十八条 土地利用
地质遗迹景观用地规划为10.35km2,公园设施用地为0.56km2,居民社会用地0.67 km2,交通与工程用地 0.18 km2,林地 48.31 km2,园地0.96 km2耕地1.31 km2,草地0.44 km2,水域0.21 km2,滞留用地0.38 km2。
土地利用平衡表见附表4。
第十五章 社区行动计划
第四十九条 社区行动计划
⑴ 居民社会调控规划原则
严格控制人口规模,建立适合风景区特点的社会运转机制;建设合理的居民点或居民点系统;引导淘汰型产业的劳力合理转向。
⑵ 进行产业与劳力调整
引导及优先安排旅游区内居民由从事农业逐渐向旅游业和其他生态产业转移,逐渐转变生产生活方式,向旅游服务方向靠拢。
⑶ 协调好社区发展与公园关系
积极配合公园建设,以旅游发展带动社区经济,制定村镇建设规划,促进社区可持续发展,降低对地质公园的环境压力、从而保护和提升景区资源品位。
分散在公园内的诸多小型居民村落,根据规划布局的宏观要求,确定各村的性质、职能和发展布局。
第十六章 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
第五十条 管理机构设置
建立陕西柞水溶洞国家地质公园管理处,属县政府派出事业单位,副处级建制。正式编制8人,设主任1人,副主任1人。另外根据需要招聘一定数额的临时工作人员。机构及人员组成:
办公室 :负责公园各种行政事务。 人员5人,在编2人。
建设科:负责规划、筹资、基础设施工程管理等。人员5人,在编2人。
地质遗迹保护科:负责地质遗迹保护、管理,科研等。人员8人,在编1人。
旅游管理科:负责旅游市场开发、导游、科普等。人员50人,在编2人。
人事财务科:负责人事及财务管理。人员3人,在编1人。
合计71人(其中招聘63人),在编8人。
第五十一条 各类专业人员的配备
⑵ 管理人才:旅游景区管理、酒店管理、娱乐管理、财务管理、人才资源管理等。
⑵专业技术人才:旅游地学、规划设计、工程技术、设备设施维护、园林管护、生态环境保护、防火消防等。
⑶营销人才:客源市场调研、外联促销、公共关系等。
⑶ 服务人才:导游讲解、饭店服务、安全保卫、医疗保健、司机、环卫等。
到2020年,地质公园行政管理干部70%具备专科以上学历,旅游院校毕业生达到40%;完成90%以上的从业人员的岗前培训;地质地理背景人员在从业人员中占到30%;景区持导游证的导游人数达到导游总数的70%以上,100%的完成地质知识的岗前培训,取得上岗证书。
第五十二条 导游员及其培训
配备地质地理专业和旅游专业本科或专科毕业生3-5名。
委托相关高校进行培训,课堂讲授和实践教学相结合,地学专业毕业生着重旅游专业知识培训,旅游专业毕业生则以地学知识培训为主。
第五十三条 管理层培训
⑴聘请专业人员讲授地质基础知识,熟悉本公园地质遗迹类型特征及简单成因。
⑵定期组织学习国土资源部有关地质遗迹保护文件和规定,明确地质公园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关系。
⑶聘请旅游管理专业人员讲授旅游管理知识,提高管理水平。
⑷积极参加旅游地学会议,与同行交流,学习先进单位的服务理念和技能。
第五十四条 近期(2013-2015年)建设项目计划
⑴ 建设园区解说标识系统
牌示系统:标志碑;主碑、副碑、公园、景区、景群及景点说明牌;公园界碑及区界牌;公园道路说明牌;公园管理说明牌和公园服务说明牌。
⑵游客中心大楼和地质博物馆:在溶洞景区前广场西南侧建设游客服务大楼及地质博物馆。
⑶道路交通设施
旅游专线道路:天佛洞-百神洞。在原有道路上用工程措施稳定地基,加固路面、修缮护栏。直通电梯:在天佛洞检票口处修建垂直升降电梯。
⑷科研及科考道路建设
泥盆系岩相剖面地质遗迹考察、补点工作。
天佛洞内外科考道路加固修复。
建设岩相剖面考察道路。
申报国家(省)自然基金项目,撰写论文。
⑸数据库建设
基本信息系统包括地质博物馆及数据库建设项目。
⑹安全防护工程
溶洞景区危岩治理:进行危岩调查,划分危岩危险性等级,编制危岩分布图,实施重点地段危岩防护工程。
⑺科普宣传
启动“一书一图”建设,印制公园画册、折页、导游手册和音像制品。
第五十五条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方案
55.1工程建设总投资
估算:48188.7万元,详见附表5。
地方政府发展资金资助。
公园旅游收入提成。
国土资源部地质遗迹保护经费。
各级财政每年在预算中安排一定比例的旅游重点建设项目资金。
制定优惠政策,吸引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财团和私企投资。